说到济南,不少人会想到趵突泉、大明湖,而我却迫不及待地扎进了曲水亭街。这条街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北魏年间,而曲水流觞这种诗酒宴会却消逝在清末。历史让这条小街蒙上一层浓郁的古典文化色彩,而现代社会元素的交融与注入,却又让它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气。
三椽茅屋,两道小桥,几株垂柳,一湾流水。七弯八拐后,我总算找到了这条古街的入口,从白色石板铺成的小道望去,整条街被水渠相隔成两道,道边种满了垂柳,带着阵阵凉意的秋风不时穿过这些枝条,温柔地拂过水面,让渠中的大胖鲤鱼不安地游动起来。因为年代久远,路面和石桥都已被多次返修,古时的石板路被白色地砖取代,被软底的球鞋踏上,发出轻柔似嗔怪的声响。
侧目朝左望去,道路一旁开设了各种特色小店,门牌均为木制,匾上用不同字体写着店铺名称,向游人热情地展示着,或俏皮或文雅,在现代商业气息中夹杂着一丝丝古朴味道。
抬眼看去,我发现一老式茶棚,木制的柱子拴着一块布,布上写着硕黑的楷体四字“老残茶棚”。茶棚以麻布作顶,摆着几张八仙桌,每张桌上都放着青瓷茶具,桌旁的大树下挂着几只鸟笼,里面的黄嘴大八哥正百无聊赖呢,突然发现我正饶有兴趣地瞅着它,它便正过身子也好奇地仔细打量面前的客人,也罢也罢,就在这儿歇歇脚,也学学古代人的习惯,我伸出手指轻轻敲了敲鸟笼;“老板,上碗茶来!”
忙里偷闲,下盘棋去;闹中取静,泡碗茶来。突然想到这副对联,望着眼前的流水,突然有些发愣,这条沿水而建的小街,带着浓郁的山东味道,却不乏江南水乡的曼妙气息,流水淙淙,也不知当年有多少文人在此聚集共享风雅,作曲吟诗。这些最终都化作历史的尘烟追随时间的洪流而去,只有孤独的清泉在安静地涓涓流动。
皱皱眉头,正准备拿起茶碗,不远处的人群里发出一声响亮的叫好声,伸长脖子看去,不知何时前面亭阁里来了几个唱评书的大姨,身着亮丽的旗袍,容光焕发地用洪亮的嗓音唱着山东评书,她们身后坐着几位伴奏的大爷,或着布衫或着长袍,或打大鼓或拉京胡,音律伴随着大姨豪爽且板脆的声调,瞬间将这条古街的氛围调动起来,不时传来围观群众的掌声和嬉笑声,突然想到韦庄的一句诗:街鼓动,禁城开,天上探人回。凤衔金榜出云来,平地一声雷。
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,我突然笑了,曲水亭街恐怕并不孤独,虽物是人非,但只有纳旧迎新才能在历史的车轮中不断重生,古街尚且如此,人更应如此。
一泉梦幻觞引醉,千古琵琶揽月弹。流云客下慢曲水,杨柳宾上九重台。走在这个隐于泉城的历史小街,讨一碗老残茶汤,逗一次清渠游鱼,或听评书,或赏曲艺,石檐低小,垂柳依依,曲道伴着小风,在喧闹中恬静地展示它特有的温柔。
(作者单位: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检察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