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新闻
放大镜
那一次穿街走巷
2021-09-26 10:15:00  来源:检察日报

  前不久,我回了一趟老家,映入眼帘的两间瓦房已不能住人,它们呈垂直状布局,中间夹着一个厨房,像一个横躺着的“7”。那辆三轮摩托车已锈迹斑斑,呆立在檐下。这车是妈妈曾经用过的车,承载着妈妈当年的辛劳,盈满了我年少时的全部记忆。

  我的老家在湖北襄阳乡下,与众多农村出来的孩子一样,我的爸妈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,除了耕作庄稼,身无他技,因此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。我上高中的时候,为了节省,有好几次都是掰了一半方便面就着温水,顶了一顿饭。但我并不觉得清苦,如果不是妈妈和满载着生计的这辆三轮车,我是连这一半方便面也吃不起的,更别说上学了。

  因为没有太多的本钱,妈妈不敢骑着车去做大生意,做的都是小本买卖,做得最多的,就是清晨贩卖豆腐渣。夏天倒还无所谓,到了冬天,乡村出奇的寒冷,母亲不知吃了多少苦,遭了多少罪。我真正了解这些实情,是在高二那年。

  有一次,周末放了一天假,我坐公交车回到了家。妈妈觉得我浪费时间,来回奔波耽误学习,对我的归来表示不满,但还是赶忙给我做了可口的饭菜。我最喜欢妈妈做的饭菜,总是感觉无比的香。挤车回家,就是为吃上妈妈做的饭菜。临睡前,妈妈嘱咐我设好闹钟,6点跟她一起出门干活,然后送我回学校。

  圆滚滚的闹钟放在我的枕边,因为路途的疲惫,我很快安然入睡。几个小时后,房间的灯亮了,我睁开眯细的眼睛,看了看已穿好雨衣的妈妈,我很不情愿地穿衣起床。一番磨蹭后,我裹着厚厚的军大衣,坐在妈妈的三轮摩托车上,妈妈单薄的身躯为我挡住了呼啸而过的寒风。

  这是我第一次与妈妈一起干活。早上6点出门,到事先联系好的豆腐磨坊,依次收取豆腐渣,装上车运回家后,再拉到集市售卖,妈妈从中赚取一点微利。这点微利,其实就是妈妈的劳动成果。妈妈拿着铁锹从大缸里铲起白花花的豆腐渣,倒入我撑着的蛇皮口袋里面。有时豆腐渣被我散落在地上,我弯腰去捡拾,却被妈妈拦住,飞快地拾掇在一旁。妈妈说:“闺女,天冷,别冻着手!”太过柔弱的我,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妈妈,独自将100多斤的豆腐渣口袋,依次抱到车上。

  走了几家,天渐渐亮了,车也快装满了。有些磨坊主已经起床,妈妈便主动介绍了我,说女儿在哪儿读书,成绩优秀着呢,还得了奖学金……无论对方的祝福是真诚还是应付,妈妈脸上绽放的都满是幸福,我成了她不知疲倦的精神支柱。因为我,妈妈再怎么辛苦,也快乐着。

  清晨的襄阳,车水马龙。三轮车从大街小巷穿过,从桥上飞快地跨过,目的就是为了多挣一些钱让我上学。

  到了校门口,妈妈掏出自备的干粮,递给我:“闺女,吃饭吧。吃完赶紧去上早自习。今后不要动不动就回来,你今天看到了,这个活,多你一个人少你一个人都一样,不累。”我强忍住了眼泪,吃了干粮,和妈妈告别。我不时悄悄回头,望了望妈妈的身影,心中百感交集,有股泪水想涌出来,却被校门口兴高采烈的返校同学按了回去。

  就像撒贝宁师妹、出身湖南农村的北大才女飞花(张培祥)在《卖米》中写的那样,在出售豆腐渣时,妈妈肯定受过不少白眼,也受过许多刁难。这次跟着妈妈做所谓的生意,我明白了支撑妈妈咬牙做下去的精神支柱,知道了自己在妈妈心中的分量。我只有努力读书,妈妈心中的希望才不会破灭。

  妈妈的辛劳和善良感动了上苍,让我考上了梦想的大学,还读了西南政法大学的研究生。研究生毕业后,我考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检察院,这是我人生的重要转折。我的每一点进步,都离不开妈妈的无私付出。现在,我已经长大,也已为人母,但是,妈妈的慈爱永远是我心里的一盏灯,这盏灯时时温暖我,照亮我的未来。

  (作者单位:湖北省襄阳市检察院)

  编辑:响水检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