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新闻
放大镜
烟云纸上香渐浓
2021-09-26 09:48:00  来源:检察日报

  他本不会写稿子,照着行内大家的稿子写得多了,慢慢也就写了起来……虽登不上大雅之堂,但在诸多老师的大刀斧剁下,也算把故事讲了。

  2018年,他来到了保康县检察院,正值全县脱贫攻坚的重要时期,就下了村,成了一名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员,开展“五天四夜”常态化驻村扶贫工作。“五天”游走在山间田脚,看看土豆长势,学学种植药材,问问如何喂猪、喂羊、喂牛、喂梅花鹿;“四夜”里就根据扶贫政策权衡不同农户的产业发展利弊,制定产业发展计划。经常在地里和扶贫户算起经济帐,收入高了,日子好了,农户会打心底里感激,脸上笑的也就格外真诚。一瞬间,他的心被触动了,有感而发,写下了第一篇散文,发表在了保检文苑上。

  后来,他在驻村的“四夜”里逐渐养成了写写画画的习惯,一个星期时常会出两篇,一篇是散文,另一篇还是散文。

  “保康检察”微信公众号是保康县检察院重要宣传阵地之一,读者关注度很高,发布一篇文章往往需要精挑细选,经过分管领导反复修改、精雕细琢后才能宣告它的问世。

  他从诸多宣传稿件中找蛛丝马迹,寻求写稿的境界,虚心听取审稿领导讲原因,逐渐变换写稿风格。“散文要形散神不散,报道要客观事实,故事要讲出正能量……”

  次年10月,他又成为院宣传部门的一员,散文反而写得少了。一时间,被业务宣传报道迷了眼,文字怎么配图,图片要求是什么,语句用词、法言法语,怎么精准解释又通俗易懂等等是每天抓破脑袋想的问题。

  为了尽快熟悉各项检察业务宣传工作和法言法语,讲好检察故事,宣传检察业务、营造检察舆论、树立检察品牌,他成了业务部门的常客。拿着稿件向同事请教业务知识,翻看法学书籍,上百度搜索,补齐法律知识短板;有大型活动时,总能积极地和媒体记者“套近乎”,搬机器,看采写,问拍摄,聊新闻人的自我修养;同群众聊需求,聊方言魅力,聊通俗易懂的词句;经常和同事、检察长实行远程语音办公,加班修改稿件;常伴星月,风雨归家成了常态。

  2020年,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荆楚大地,保康县检察院部署、落实疫情防控工作,他成了疫情防控志愿者中的一员。在疫情防控中,他发现了身边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,白天防控值班,夜晚挑灯独战,反复磨合稿件;《聚是一团火,散作满天星》《党员身份永不退休》《炙热的火盆》《助力复工复产》等30余篇报道定格了这些震撼人心的瞬间。

  “举旗帜、聚民心、育新人、兴文化、展形象”,他逐渐理解到老师们心中的要求,“要讲政治、有内容、有情感、有质量、有格局!”

  守心尽责无穷期,不觉山中日月长,他在讲好“司法为民”检察故事的道路上不断探索。一年时间里,协调、参与、组织、拍摄宣传活动80余场,写稿、修稿近百余篇20万字。字句里有醇厚的乡情,有现场的氛围,也有幡然悔悟的悔改,更有挚诚难抑的喜悦。大众看得明白,看着实在,往深里走、往心里去,引发共情共鸣。他明白,以宣传作品,把事实背后的理念、政策、法律等方面问题、警示、启发提炼出来,回应社会关切,阐释好工作背后、职能深层的法治意义,才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。

  “知之非艰,行之维艰。”为了一个个能体现新闻价值的题材和镜头,蹲着、趴着、甚至跪着,为了一篇篇如期更新的文章,挑灯、磨合、坚守,只为履行好职责。

  用方方正正的汉字表达时刻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真情,最忠诚地为党和人民传递着声音;用泪溢眼眶的感动挖掘出最朴实的真善美;让每一项普法宣传尽可能“打通最后一公里”;真诚地尽最大可能为每一位忠实的读者和受众提供服务。他在慢慢传承保康检察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,不断实践中形成的兢兢业业、任劳任怨,开拓创新、忠实履职,最为本质的理念。

  回望历史,直面当下,只有起点没有终点。他仍是一个不会写稿的写稿人,但终将会有无数个像他一样的人,把昨天真诚耕耘的那一滴滴汗水,化作今日补钙的盐粒,蓄积在明天继续前行的路上,不断耕耘着检察宣传事业的历史与荣光。

  (作者单位:湖北省保康县检察院)

  编辑:响水检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