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新闻
放大镜
听百岁老人谈人生
2018-09-12 15:07:00  来源:法制日报 作者:胡勇
    从容越百年,桃李满人间。

  少怀报国志,徒步走西南。

  跨海求新知,耕耘在讲坛。

  才高不自夸,心宽寿如山。

  近日,当我在北京理工大学教职工宿舍见到101岁的吴大昌老人时,脑海中浮现出一句话:“子之燕居,申申如也,夭夭如也。”

  在《论语》中,这句话是描述孔子在家闲居之时,始终保持干净整洁、舒缓平和的状态。我眼前的吴老,就是这么一种状态。

  吴老是我一位大学同学的父亲,退休前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。在央视《朗读者》节目和人民日报海外版关于西南联大校庆的报道中看到相关介绍后,我对吴老丰富的人生经历产生兴趣,希望能够当面聆听吴老谈谈人生阅历,以便从中获得启发。几经安排,才有了此次拜访。

  吴老虽然已年过百岁,谈起往事来依然表情生动、思维敏捷,条理十分清晰。1937年抗战爆发,正在清华大学攻读机械工程专业的吴老随学校转至长沙。1938年2月,随着战争的蔓延,吴老与两百多名热血青年一起,迈开双脚、步行数千公里,前往昆明求学于临时成立的西南联大,以实现科学救国的梦想。

  回首求学经历时,吴老可谓如数家珍,不少生动细节依然历历在目。专业虽然几经改变,科学救国之心却一直坚如磐石。吴老说,无论是在清华大学、西南联大学习机械工程,还是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、堪萨斯大学学习农业工程,完全都是依据当时的形势、出于报效国家的考虑。

  走过漫漫人生之路的吴老,尽管经历了坎坎坷坷、品尝了酸甜苦辣,但依然开朗乐观、身板硬朗,坚持每天散步、读书,还常常写下读书的感想。在我们交谈过程中,吴老兴致勃勃地起身找出了其近日撰写的《冯友兰谈人生》读后记,工工整整地签名送给了我们。

  目前,社会正在进入老龄化,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渴望也在不断增长。当谈起养生秘诀时,精神矍铄的吴老笑着说,人应当常怀感恩之心,因为感恩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心情;人还应当珍惜幸福体验,幸福体验给人们带来好的心态。快乐的心情、好的心态,都是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。

  告别之时,吴老坚持把我们送到门外。看着这位频频向我们挥手的百岁老人,《论语》中的另一句话不禁又浮现于我的脑海:“君子泰而不骄”。是的,在吴老身上我感觉到的正是这种坦荡、谦和的君子之风。

  编辑:赵晶晶  

上下篇导读

 · 照相的故事
 · 回家的牵挂
 · 乌鸦嘴
 · 消失的影评人
 · 冰棒声声忆童年
 · 苦笑
 · 内心的鞭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