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是如此。咱们民间俗语有云,“无事不登三宝殿”,什么意思?就是说,我好好的,我不去“三宝殿”拜佛,我“有事”了才去呢。去干吗?求佛保佑啊。
而很多人拜佛,其实是贿佛,是糊涂或心术不端。正如史铁生说,既然佛是宽大为怀和慈悲为度的,是公平端正和惩恶扬善的,也是见微知著的,佛要作什么决定,比如最一般的抑强扶弱,自己看着办好了,为什么要人拜它呢?拜,当然不能空着手,是要进香和上供品,甚至捐“善款”的——也许香烧得越旺,供品越丰盛,捐款多多益善,佛就越待见他。如此看来,莫非拍佛马屁的,给佛好处的,佛就反馈予他好处,让他消灾祛病,升官发财,享有美女娇娃;而不拜佛的,只管做得端行得正而不摧眉折腰的,佛就打击他,让他倒大霉,甚至置他于死地吗?这佛还算什么佛呢?它不过是一个爱戴高帽子的、不正派的、贪婪甚至邪恶狠毒的高级骗子罢了。所以,你是真佛良佛善佛,好吧,咱们就学着你“觉悟”心性,就信你,却没必要拜——因为作为大慈大悲普度众生的佛,自会主持公道,令朗朗乾坤,恒为清平世界,胜过桃花源,令众生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不是不报,时候未到,一切一清二白,就得了。而按教义,是没有坏佛贪佛凶佛的,即使有,咱们则更无必要拜啦——非但不拜,还要驱逐它回姥姥家一边凉快去,以便人间多一点快乐,少一份纠缠和麻烦。
佛教认为,人皆有佛性,作恶之人弃恶从善,即可成佛,叫“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”——这大约与儒家的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论略同。恶人之良心发现,即是潜藏于心的“性本善”复苏了吧,可以变成善人,但要说“成佛”,却非易事——佛那么伟大,又是要人拜的,一个恶人说成佛就成佛了吗?而且,有的恶人暂时放下屠刀,却是骗人的,他遮掩着更大的恶。
日本教育家、鲁迅的朋友清水安三藏有鲁迅先生手书四句佛偈:“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放下佛经,立地杀人。”前一句为人们耳熟能详,而“放下佛经,立地杀人”,是什么意思?
原来,鲁迅和清水安三及另一友人内山完造曾谈到信仰问题。他们都认为中国有很多人信佛,并非笃信,而是作为招牌、幌子。鲁迅写过一首诗给内山完造:“廿年居上海,每日见中华。有病不求药,无聊才读书。一阔脸就变,所砍头渐多。忽而又下野,南无阿弥陀。”这和上面四句佛偈有对应关系,是说当时官僚和军阀杀人如麻,下野之后假信佛,实则仍然残忍,本性未变,随时可能放下佛经去杀人。
所以,不要侈谈什么信佛拜佛之类,有真意,一心向善,做一个世俗的好人,比什么都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