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人进了屋,父亲瞪我一眼:“还不给你许叔叔倒茶?”我慢腾腾向厨房走去。这个许昌明我一点都不喜欢。从我记事起,他就常来我家串门,提两个编织袋往地上一倒,滚出来的不是红薯就是南瓜。走的时候,两个编织袋会装满衣物和日用品。
有一次许昌明来我家,看到茶几上的跳棋,说这个他认识,他家一对儿女最喜欢这个,经常去看邻居家儿子玩,有一次看得入迷,想伸手动一下棋子,被邻居家儿子嘲笑了一通。说着,他抹起眼泪。父亲赶紧将跳棋装进他的编织袋。他嘴里说着“使不得”,却并不往外掏。那可是我最心爱的跳棋啊。
“许昌明很不容易。”父亲说,“妻子生病去世后,他一个人拉扯一对双胞胎儿女,常常吃了上顿愁下顿。但我很佩服他。因为日子再难他也坚持让两个孩子上学。自己破衣烂衫,两个孩子却穿得齐整,一个大男人学着穿针走线、织毛衣。”
许昌明每次走,父亲都会塞给他一些钱。他红着脸收下,从不推辞,有一次还问能不能再多给点,说孩子们快高考了。他走后,我说想不到世上还有这种人,父亲却说:“人穷志短,你不懂。他能为孩子舍弃脸面,是个了不起的父亲。”
后来,许昌明渐渐有了变化,先是衣服没有了补丁,接着不再接受父亲的钱,后来旧衣服也不要了。提来的编织袋里会多出一块腊肉或者几条鱼。听父亲说,他两个孩子都很争气,双双考进大学,毕业后又都考上公务员。
这次他来,两个编织袋装的都是晒干的鱼肚皮,“我承包了村里的鱼塘,知道燕燕喜欢吃,就做了一些。”这得多少鱼啊,我惊得合不拢嘴。他又掏出一个小本子,里面密密麻麻记着几月几日父亲给了多少钱,执意要还。推让一番,父亲无奈收下。
这次他走,两个空编织袋都是空的,下楼时一路小跑。父亲笑道:“这小许,活出毛头小伙的劲头了。”